相信很多六年級的朋友,都看過周星馳《鹿鼎記》這部電影。幾天前再看一次這部電影,發現除了好笑以外(不過這部電影並不是我心目中周星馳的best),電影的前段中,當韋小寶跟著陳近南從麗春院回到天地會青木堂,天地會會員齊聲喊著口號「反清復明」後不久,接下來的台詞十分有趣。

陳近南(劉松仁飾)把韋小寶(周星馳飾)拉到房間內,告訴他說:

「看你是個聰明人,所以我用聰明的方式告訴你,明事理的人都已經到清廷當官了,所以如果我們要對抗清廷的話,就要用這些蠢人(房間外面天地會的會眾),對付這些蠢人,就絕對不可以對他們說真話,要用宗教的形式來催眠他們,讓他們覺得自己做的事都是對的,其實反清復明只是句口號,跟阿彌陀佛是一樣的……。」

這段台詞我認為很有趣的地方,是它反映了社會上某些不同領域小團體的共同點。事實上,有些小團體或是公司協會之類的組織,老闆都是以玩弄或是催眠人心的方式來運作整個組織,他們有一些共同點。

例如:老闆會找一些剛出社會不久,而且對於這個領域很有熱情的人,但是很聰明的人不容易留住,因為聽老闆講幾次話之後,就知道其中很多是在騙人的(最聰明的人會用不得罪老闆的方式慢慢走掉或是離開核心圈子)。所以通常比較沒有自信,或者是另外一種自命不凡但是不聰明的人,比較容易留下來,因為老闆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唬住這種人。這裡的聰明與否,其實跟學歷高低或是會不會唸書沒有任何關係。但是基本上可能會有個共同點,就是心裡面某個部份有個洞需要填補,即使每個人心裏面的洞想被填補的東西不同,但只要這個人看到了有個洞在這裡,他就可以鑽進來,進而掌握你的心,然後適當的時候,他會稱讚你,讓你的心好像飛上天的感覺,然後也會在適當的時候罵你,然後讓你以為他滿心都是為了你好。經過了幾次類似這樣的程序,慢慢的,你就很難跑掉了。

這種老闆通常會以道貌岸然、滿口仁義道德、崇高理想的聖人形象出現,動不動就說,我們這間公司(或是其他組織)是要促進社會的……或是讓國家的……更怎麼樣……之類,而旗下的員工或是屬下,則慢慢地把老闆或是上司當成神。雖然薪水只有一點點,但是每當又要加班,甚至辦活動時要被凹去做很多白工時,老闆就會跟你說,因為我們有這麼一個崇高的理想要推動,所以本來就不是營利的事業,談錢就太俗氣了,而且我會選你來當員工,就表示你跟外面的人都不一樣,你是有能力、有天份、有理想的,外面的人或是不想做下去所以已經離職的員工都不是這塊料。

如果你真的不想做而辭職,一但你走了,那老闆或上司就會在公司裡面開始中傷你,在其他下屬面前把你講的不是人。如果你離職後到同業上班,那麼老闆會把你說成好像是忘恩負義或是背叛他一樣,把你說的好像在這裡偷了他很多東西,然後去投靠其他人一樣。

即使偶而三節送個東西或是紅包給員工或是屬下,都還是一副自己沒有錢,硬是自掏腰包出來犒賞你,要你感謝他的樣子。但是當賺到了金錢或是名氣,自己只會整碗捧去。

不過,很奇怪的,這種組織或是公司要是賺到錢,買了大房子的永遠是老闆或是上司,對員工談到薪水或是實質上的好處,這時候老闆又要裝窮,或是滿口崇高理想、仁義道德。一但有一天公司的營運狀況走下坡的話,他可能會找機會開除你,只是為了要省下資遣費用等等。

這種人或是組織散見於社會上的各個角落,無論是公司、組織或是小團體,連音樂圈也不能自外於社會,自然也不會少。

我自己倒是比較喜歡什麼事情攤開來說,比如說:這件事情辦成之後錢要怎麼分,三七分還是二八分,你多做一件事我就多給你多少錢等等。

談錢很俗氣嗎?談錢就沒有理想嗎?一點也不。把錢講清楚不但一點都不俗氣,而且還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事。老闆和員工之間、朋友之間、親戚之間、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都會長長久久,至少我是這麼看的。例如:有人找林小弟彈琴,或是我找人彈琴,第一件我要問或是說明的事就是幾點到幾點?然後付(給)多少錢?接著我再跟你說我做不做。很多事情其實可以這麼單純明白的。

這部電影的編劇很好,可以在搞笑片中放進看起來好像很好笑的台詞,但是實際上是天天都在社會上甚至身旁週遭上演的事情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非搖擺不可!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